6月20日晚,公司工人文化宫体育馆内庆祝夺冠的欢呼声、锣鼓声震耳欲聋——公司2024年“团结拼搏向未来”职工拔河赛冠军争夺赛刚刚在这里热血激战。最终,铅冶炼厂代表队与仓储物流中心代表队分别夺得A、B组第一名,成功举起大赛冠军奖杯。
时间回溯到2021年,在上一届公司职工拔河赛中均获得季军的铅冶炼厂代表队、仓储物流中心代表队,经过3年的沉淀打磨,1个月的艰苦训练,4天的拼搏奋战,双双脱颖而出,尽情绽放,成为赛场上最耀眼的存在。
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解锁荣誉背后的“夺冠密码”。
坚定的信念带来战胜困难的无穷力量
“一家人、一盘棋、一条心、一起拼、一定赢!”谈到本次夺冠,铅厂干部职工仍心潮澎湃,难掩兴奋与激动。他们感慨道:成绩的取得,源自铅厂人敢闯敢拼、实干笃行的精气神,源自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目标和坚定的“大家庭观念”!正是这种团结精神,让我们在大赛中“战”出了底气,“拔”出了士气,“赢”得了人气!
此次铅厂拔河队的队员选拔,完全打破传统的“以力量、体型”确定参赛选手,而是以思想过硬、工作突出、完成任务不畏困难为“金标准”,从全厂400多名员工中“精准”选拔出15名男运动员与3名女运动员——他们是来自铅厂各个不同岗位的“种子选手”,其中有6名队员第一次参加拔河比赛。
“起绳,拉紧,开始!”这个声音早在5月初就每天响起在铅冶炼厂的临时训练场内。
“还有四十秒,坚持住!”教练伍建国在练习中声嘶力竭地为队员加油。烈日下,每一张脸庞都因用尽全力而青筋暴起、血脉偾张。他们顶着高温,每天分上午、下午进行两次集训,每次集训超一个半小时,即使是周末、端午节,也不曾中断。
“拔河制胜的关键在于强大的合力,15个人在一根绳上,一条心用上一股劲。”队长雷兴高一边说,一边让队员们演示配合发力,反复地练习,不断地调整策略。队员们互相配合,分组进行练习、总结复盘,大家越来越默契。“现在我们这支队伍,只要教练一个手势,大家就知道要进攻或是要防守。”
15个人背后,是486人的齐心协力
然而,最强大的合力,不仅仅是15个人一起配合如何发力,更是全厂486名员工的齐心协力。
为了不影响厂里的生产,队员们都是在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后再来参加训练。但从没有人抱怨过、退缩过。队长雷兴高主动请缨,用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进行队员选拔与试训、核心技术传授、进攻战略制定并提供训练器材,手上的厚茧长了又脱,脱了又长;队员宋伟、易郑鑫、王鑫栎、刘卫东、杨鹏、李俊标、李斌、王懿晖、胡雪枚等等,数次连上多个晚班也不曾缺席训练。
他们如此拼,是因为知道自己身后,是486双期待的眼睛。为了支持拔河队训练,各车间干部职工倾尽所能给予队员们全力帮助。硫酸车间有5名职工参赛,车间主任肖连春灵活安排5人的排班,并主动帮参赛队员协调处理工作;环保车间脱硫班副班长肖红52岁依然坚持上场,车间副主任段霖感佩于他的拼搏精神,主动为其调班和顶班;工会工作人员魏婷等每天跟队训练,为大家做好工作协调及后勤工作,确保训练有序开展。
铅厂党总支书记、厂长申群友,党总支副书记、工会主席何麦华只要有空就会到训练现场为队员们打气加油。“团队比拼的不是谁最强,而是看谁最弱。这样的默契也来自‘一个人都不掉队’的团结和信任。工作中,大家这种不愿拖集体后腿的不服输精神,也能变成训练和比赛时的强大意志力。”
铅厂的队员们,用一层层又厚又硬的老茧、一次次湿透的衣衫、磨破的鞋底,深刻诠释了艰苦奋斗、凝心聚力的新时代铅厂精神,这种精神,也最终助力他们夺得大赛冠军。
冲!——“黑马”来自于用尽全力的拼搏
仓储物流中心代表队的平均年龄接近50岁,个头不高、块头不大,从组队的那天起,他们就不属于那种“种子队”、不被人关注。但是,就是这样一支“普通”的队伍,通过大家的精诚团结、刻苦训练、步步为营、稳扎稳打,在比赛中以全胜战绩惊艳全场,勇夺B组冠军。
“我们单位本来就小,员工不到50名,要挑选出15名拔河队员真的难。”回忆起这次比赛,驾驶员莫灏威感慨颇深。从身体条件看毫无优势的一群人,为了集体荣誉,无论是主管、办事员,还是驾驶员、押运员、仓库保管员......都纷纷踊跃报名,积极请战,“我们纯粹是靠着‘为集体冲’这种想法组起来的队伍”。
“要以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,充分相信我们团结一心、奋勇拼搏,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!”面对最初部分人的“不看好”,仓储物流中心党总支书记、主任彭春晖不断给每一位队员打气、鼓劲。该单位为队员们配齐护腰带和解放鞋,制定训练计划,邀请教练进行专业训练。
“既来之则安之,冲就完了!”队员们自己给自己打气。弯腰、压腿、深蹲……热身后,他们拖铲车轮胎、拖2吨叉车、拖2吨升降砝码、内部分组相互对拔,变着招数练力量、练技巧,每天训练一个半小时以上。
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,爱拼才会赢。拼搏是一种过程,更是一种精神。“一开始,手上全是血泡,后来血泡磨成了茧子。现在我们学会了技巧,茧子已经成了增加摩擦力的好帮手!”驾驶员刘忠君、物资报到员唐洪胜伸出满是老茧的手,自豪满满地说道。
乘务员张均娥是一名女同志,她克服风湿病的困扰,从未缺席每天的训练,手指头磨出血了,贴上创可贴继续上。“只有3名女同志参加拔河,我争取多训练,争当女同志的主力,确保场场参赛,绝对不拖后腿。”
已经54岁的驾驶员王爱国是“绝对主力”,开赛第一天就由于腰部老伤复发疼痛不已,队友们纷纷出主意怎样可以减轻疼痛,又主动为他买药、喷药、按摩。众人的期待化作“洪荒之力”——王爱国坚持、坚持、再坚持,在最后一天冠军争夺赛前,他先赶去医院打完点滴再跑回队伍,和大家一起战斗。“我还能上场,我要坚持拼到最后一刻,为荣誉而战,我们要奔着第一去!”
荣誉的背后是无尽的心血,从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。教练常常被这群人感动,“论实力,他们不是最强的;但是论训练,他们绝对是最拼的。可以看得出他们都憋着一股劲,想为单位争荣誉、争口气,我也被他们的精神深深感动着!”
重视每一位对手,发挥好自身优势。他们细心地观摩了公司其他参赛队伍的比赛视频,并根据自身特点,研究出对抗策略,“拔河仅凭力气是不够的,必须要掌握方法和技巧。我们可以从这一块寻找突破口,就像田忌赛马一样靠战术取胜!”
获胜靠技战术的制定,更靠能把每一场战术都坚定执行的团结心与拼搏力。场场拼尽全力、不畏强手;一次次倒地,一次次奋起。相信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!最终,仓储物流中心代表队,这支黑马队伍冲到了最前面,捧起了拔河赛冠军奖杯,创造了历史,打破了记录,感动了自己,惊艳了所有人。
追逐梦想总是千转百回,历经风雨更见彩虹绚烂。拔河赛已经结束,但“夺冠精神”继续感动着我们、激励着我们。荣誉的背后,见证的是赛场上每一个人拼尽全力,更是场上场下所有人员的齐心协力。
这一场赛事,让我们看见为荣誉而战的热血,也看见“一条绳一条心”的团结。相信,在未来,这种“冠军精神”也将转化为全体水口山职工的“洪荒之力”,为公司建设一流矿山冶炼企业披荆斩棘!